全方位融合贯通锻造学生匠人精神
来源:小九直播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02-22 03:21:41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0日讯 优化设计生产流程,将每件产品生产时间压缩了2分钟;精心设计展示方案,讲解脚本优化修改了20余遍……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参赛团队精益求精,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摘得中职组装备制造赛道“通用机电设施安装与调试”赛项金奖。这是学校第四次摘得该项比赛的金奖(一等奖)。
此次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0个项目代表青岛市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夺得3个金奖、7个银奖,总成绩位居全国第一。这是该校连续3年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排名中位列第一。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训赛融通”的结果。
“与以往的比赛相比,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大的难点是需要参赛队伍自主设计参赛项目,其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素养,还有学生的创新创意、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能力。整体上看,比较贴合生产实际和企业用人实际。”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用机电设施安装与调试”赛项指导教师魏舒扬表示。从发布比赛规则到正式举行比赛仅有20多天。这期间要完成题目选定、项目设计、流程优化等工作,对每一支参赛队伍都是不小的考验。
凭借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22级学生安珺豪和2023级学生王宁杰、李航,电气自动化设施安装与维修专业2022级学生张腾宇组队,在魏舒扬的指导下,确定将“智能板材冲压生产线的维护与优化”作为参赛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公司制作设备初始安装不规范、日常维护不及时、运行效率不高以及产线性能欠完善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精、稳、效、能’四个方面对产线进行了维护与优化。”安珺豪介绍。
备赛的过程紧张而有序。每天清晨6点半,学校竞成楼3楼通用机电集训室的灯会准时亮起,小组成员一个不少地出现在集训室里,开启一整天的集训。每天晚上,很多同学结束了晚自习,回到了宿舍休息,他们依然在紧张训练,想办法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案。魏舒扬每天除了上课,其他时间也多是陪学生泡在集训室里,随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解决难题。
李航表示:“我们十分重视操作的规范性,因为这不仅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也为后期的检修和维护打好了基础。”经过持续的钻研,针对使用设备存在的问题,团队调整了转塔的运行方式,并配合优化控制程序,协调各单元的配合,最终将每块板材的生产时间压缩了两分钟,提升了智能板材冲压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同时,团队还优化了机器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日常维护的次数,从而逐步提升生产效率。
不过,将这些成果在短短1个小时时间里集中有序展示出来也并非易事。“队员们之间如何合理分工,哪些队员负责讲解,哪些队员负责现场操作,哪些内容必须要重点讲解,都需要提前‘打好草稿’。”备赛期间,团队几乎每天都在打磨讲解方案,前前后后一共修改调整了20余遍。
2014年,魏舒扬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参加工作,便开始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期间,6次参加全国、世界职业技能大赛,4次捧回金奖。这样的成绩,在全国任何一所中职学校都非常亮眼。
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师生的付出。“技能大赛非常贴近生产实际,几乎每一次大赛的比赛要求、比赛设备等都有所变化,如近年来新增了机器人、工业视觉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最新的产业变化,不停地更新知识体系。”魏舒扬介绍。同时,她又将这些变化贯穿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以更好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始至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训赛融通”的办学理念,坚持“专业全覆盖、学生全参与”的原则,将大赛规划与大赛成果转化一体化设计,将学生日常技能比赛与各级大赛规程对接,实现了日常教学、常规训练、备赛参赛的全方位融合贯通。“平时的上课、训练和比赛一样,都是严格要求,给学生强调最多的就是‘规范’,强调为何需要规范,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加扎实得掌握专业技能。”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逄格灿介绍。
2024赛季,学校围绕开设的29个专业,对应组建了40个大赛集训队,分赛季备战校赛、市赛、省赛、国赛、行业赛等各级赛项,建立“训赛融通五级循环体系”,实现了学生全参与、技能全覆盖的技能训练目标,营造了积极向上、刻苦拼搏的大赛训练氛围。学校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夺得3金7银;在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竞赛中,获得5金11银5铜。2012年以来,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71金82银39铜,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中职学校榜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